案例分类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明德主楼608

邮编: 100872

电话: 010-82509266

VISA与银联之争

2020-09-12

WTO裁决VISA与银联之争

摘要

现代经济与现代金融体系中,支付系统的作用日益显著。信用卡作为现代支付系统中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消费金融主要的支付工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2年底,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驳回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支持美方有关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张。中国银联和VISA这两家银行卡组织曾经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VISA与银联之争,正是对于中国银行卡市场的争夺。《WTO裁决VISA与银联之争案件》,是中国信用卡市场与支付市场开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件。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信用卡新规,并于20171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中国信用卡行业迎来30年来最大变革。本案例试图通过对《WTO裁决VISA与银联之争案件》的阐述,分析中国信用卡产业的市场发展格局,竞争与合作策略。

该案例可用于专业硕士的《消费者信用与银行卡管理》课程,《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和《互联网金融创新》等课程。

关键词:信用卡信用卡组织垄断竞争合作银联VISAWTO

1.引言

现代经济与现代金融体系中,支付系统的作用日益显著,银行卡已逐渐成为现代支付系统中最主要的非现金小额支付工具和消费金融最主要的支付工具。作为全球最具有潜力的信用卡市场,中国信用卡产业正处于稳健发展时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VISA与银联的争端久已有之,缘起于中国支付市场尚未全面开放,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在中国不能直接发行人民币卡,只能与中资银行发行双币卡。因此持卡人在国内刷卡必须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在境外虽然有多种选择,但银联目前对于国际交易免手续费的策略使得走银联通道可节省货币兑换费,导致国际卡组织境外市场被侵蚀,双方冲突日益升级。20113月,双方磋商失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提请WTO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2012年底,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驳回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支持美方有关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张。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裁定,我国应在2015829日前开放人民币支付清算市场。而国际巨头VISA、万事达占据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着全球银行卡相关业务、技术标准以及清算系统的主导权,一旦进入中国无疑将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带来巨大冲击。VISA与银联之争,正是对于中国银行卡市场的争夺。

201410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依法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1711日起实施信用卡新规,这意味着中国信用卡行业将迎来重大变局,应对挑战,实现共赢,是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必然选择。

WTO裁决VISA与银联之争案件,是中国信用卡市场开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件,该案例可用于专业硕士的《消费者信用与银行卡管理》课程,《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和《互联网金融创新》课程。

本案例试图通过对“WTO裁决VISA与银联之争这一案件的阐述,引发对于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例如中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与合作策略。

2.案例关键时间点

2.1.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中国信用卡产业的萌芽期。

2.2.2002年银联成立后,中国信用卡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银联与VISA国际信用卡组织的关系从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竞争对手。

2.3. 2010915日,美国方面以银联垄断为由,向WTO提出磋商请求。

2.4. 2012年底,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

2.5. 201410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

2.6. 201711起实施信用卡新规,信用卡行业迎来30年来最大变革。

3.案件发展

银联与VISA曾经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但在2010年,VISA要求会员银行在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时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自此开始了VISA和银联的争端。

VISA201062日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20108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志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2010915日,美国方面以银联垄断为由,向WTO提出磋商请求,指责中国违反了其向贸易伙伴做出的承诺。

争端持续2年多之后,2012717日,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驳回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支持美方有关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张。831WTO发布的裁决显示,中国放弃了应诉或上诉。

作为曾经密切合作的商业伙伴关系,为何会反目,这一争端过程如何演绎,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信用卡市场是一个日益开放的新兴市场,应该如何制定最优的竞争策略,值得思考。下面我们回顾案件的始末。

3.1曾经师徒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银行卡在中国诞生。诞生之初,国内各家银行各自为政,跨行支付没有统一标准,银行卡发行和管理都处于初始阶段,也可称作中国银行卡产业的蛮荒时代。而被视作中国银行卡对手的 VISA,恰好承担了中国银行卡业的拓荒者引领者

VISA(威士国际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组织。它的总部设在美国洛杉矶市,总处理中心在洛杉矶的卫星城市曼托市(St.Manto),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Visa国际组织负责经营和管理。VISA的前身是美洲银行信用卡公司,1959年开始发行美洲信用卡1974年美洲银行信用卡公司与几家银行联手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了现在的VISA国际信用卡组织。1976年改称威士国际组织,并以“VISA”为该组织的标志。发展到今天,VISA组织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超过21,000万多家会员银行、特约商户达2,200多万家,发卡量超过十亿张(不包括interlink卡)的大型国际组织。VISA本身不发卡,也不提供信贷或设定利率和手续费,而是通过会员金融机构发卡。

1993 年,VISA 组织在北京开设代表处,并从此进入中国市场,VISA 实际上担负起了中国银行卡教父的角色。也可以说,VISA 和万事达两大国际品牌是中国银行卡市场的领路人和培育者,从信用卡管理理念、技术等各个方面给予银联帮助,包括建立中国第一家银行卡研究培训中心,投资数百万元设立 VISA 奖励基金,培训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内地银行卡系统的员工。

中国第一张银行卡就是中国银行于 1985 年发行的 VISA 卡。VISA先后为中国提供了几十种不同的培训,甚至有一名VISA高层业务骨干曾在银联机构现场指导长达两年多,在VISA的协助下,有多名美国专家来中国指导网络建设,VISA还主动邀请银联的技术人员到新加坡、香港等地参加培训。

2002 3 月,由 80 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银联。200237日,中国银联创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自此标志银联正式成立。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总部设于上海。中国银联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商业银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保证银行卡跨行、跨地区和跨境的使用。

三个月后,银联加入 VISA和万事达,成为其签约收单机构。此后 VISA 对银联的扶持又继续了很长时间。就连银联的规章制度,都参照了VISA 的规章。

2003 年下半年,银联提出希望借助 VISA 或万事达的全球网络,让 8 亿张人民币借记卡走出国门,却遭到了VISA 和万事达的反对,他们均以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当初协议为由表示拒绝。银联被迫单干,隔阂也由此而生。

中国银联认识到,曾经亲密的师生已经成为商战中的对手。如果不发展自己的品牌和标准,就注定只能成为区域化支付清算组织。

3.2渐成对手

短暂的蜜月期过后,竞争随之而来。2004年,银联开始国际化的艰难跋涉。

另一方面,VISA进入中国市场后,曾寄望于通过入股中国唯一的支付清算组织——中国银联,获得内地银行卡共享网络资源,当这一愿景破灭后,VISA 选取了以合资组建公司作为落地中国市场的次优选择,通过发行双币卡进入中国市场。即在一张 VISA 卡上显示双币标识,这也是 VISA 在全球市场上的特例。

VISA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和银联及中国管理层建立友好关系,实现和银联的联盟,试图垄断中国银行卡的境外清算市场。

然而,随着银联逐渐发展壮大,银联牢牢把握着国内银行卡所有人民币支付清算市场,VISA 等国际卡组织由于不可以直接发行人民币卡,只能与中资银行合作发行双币卡。与此同时银联又加快了海外的发展布局,凭借低廉的收费与 VISA 抢占跨境支付市场。因此,VISA 不仅在中国国内市场没有立足之地,在国际上又受到银联的挑战,双方矛盾逐渐加深。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05 年底,我国使用以 4 字开头的 VISA 标准和品牌的银行卡达 2.8 亿张,而以 6 字开头的中国银联卡当时仅为 8600 万张。

2007 年上半年,银联标准卡发卡量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交易量持续激增。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得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由于 VISA 是奥运唯一支付服务赞助商,银联标准卡被拒于奥运现场门外,而 VISA 单标识奥运卡同样在银联渠道遭遇否决,由于不能通过银联渠道,而只能经 VISA 渠道支付结算,商户被迫提高费率,需多交 15%-20%的手续费,高费率降低了商户愿意接受VISA卡的意愿。

2009 年底,银联境外发卡总量为 700万张,境内发卡量则超过 20 亿张。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国银联在 VISA 这位名师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成长壮大,在中国境内甚至包括港澳台,其风头更有盖过师傅之势。此时的银联,和 VISA 也早已由师生演变为对手

VISA 的难言之痛在于,身为全球银行卡组织的老大,在中国市场培育投入多年,但始终处在中国银行卡支付清算市场之外,未建立起完整的发卡体系。同时,VISA 渐渐发现,国内的人民币清算市场被银联牢牢把持,而自己几乎分不到一杯羹;在国际市场上,随着银联在诸多国家铺设网络,使得选择银联结算的双币卡越来越多,VISA 的海外市场亦有被逐渐蚕食的危险。

2010 3 月,美国三大信用卡公司———VISA 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和万事达卡公司要求美国贸易官员采取行动,迫使中国开放信用卡市场,并声称会就信用卡准入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投诉,此事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尖锐化。随后,中国银联开始停发与 VISA 合作的双币信用卡,但与万事达仍保持合作发卡关系。此次WTO诉讼事件中,VISA 公开叫板令双方矛盾公开化,曾经的亲密师生关系就此荡然无存,往事只能成为追忆。

3.3争端始末

2003年下半年,银联迅速搭建起全国性的清算网络,同时目光瞄向国际市场,并提出希望借助VISA全球网络,让8亿张人民币借记卡走出国门,但是却遭到了意料之外的反对,VISA以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当初协议为由表示拒绝。

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扶持我国银行卡体系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对银行卡清算通道实施管制。由于中国银联控制了国内支付清算通道,VISA不能独立发卡,只能通过银联清算通道进行清算,因此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利润有限,利润主要来自于双币卡在海外的支付清算收费、商户回佣和国内的管理咨询费。在双方合作初期,银联没有海外清算通道,双币卡持卡用户海外业务只能使用VISA的清算通道,VISA由此获取较大利润。然而,随着银联国际化的推进,在海外部分地区持卡人也可选择使用银联通道清算。由此,银联不仅牢牢控制国内的人民币清算市场,还在海外市场与向VISA发起了竞争。表1列出了2010年银联、VISA境外结算对比。

1 2010年银联、VISA境外结算对比

名称

提供结算的国家和地区

货币结算费

结算流程

汇率标准

银联

90多个

免费

当地货币直接结算人民币

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当日汇率

VISA

200多个

消费金额的1%—2%

当地货币结算成美元,再结算成人民币

根据全球主要的汇率市场综合后自定

如表1所示,在境外使用银联、VISA合作发行的双币卡刷卡付费时,持卡者可以选择使用银联通道或VISA通道进行结算。使用银联通道时,消费金额将自动转换为人民币计入账户中,汇率为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当日汇率。回国后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还款,不需承担除商品价格之外的费用。如果使用VISA清算通道,除去商品价格,VISA还会收取持卡人1%-2%的额外费用,这部分费用就是货币转换费,同时发卡行还可以选择向持卡人收取额外的货币转换费。货币转换费的节省对境内持卡人有很大吸引力,越来越多地消费者在境外选择使用银联通道。

VISA在中国国内市场难以获得利润,国外市场又遭遇银联激烈竞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困境使VISA做出封堵银联境外通道的决定 。

2004年下半年VISA拒绝中国银联利用VISA 海外支付网络扩展人民币卡支付业务的请求后,两者在境外市场的竞争开始明显起来。2008年,VISA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完成了从非盈利组织向上市公司的转变,利用其全球经营网络获取利润已成为基本目标。2008年,VISA 击败中国银联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唯一指定支付工具。随后两者的竞争进一步表面化,同时招行联手三星和VISA推出的三星奥运VISA信用卡也遭到了银联的封堵,由于该卡没有银联标志,中国银联关闭其人民币清算通道。三星奥运VISA信用卡因此成了一张美元单币种卡,在境内多数商户无法使用。

201062VISA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并提出下面要求:从20108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 标志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银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银联亦做出反击,一度拒绝接受国内商业银行发行VISA双标识卡的申请。银联和VISA双方的矛盾升级。

同年9月,美国贸易办公室提起WTO争端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指控中国银联是中国国内唯一电子支付服务的提供商,中方违反了加入WTO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有关规定,争端由此从两家公司上升到政府层面。

半年后,即20113月,双方磋商失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提请WTO启动争端解决机制,16个月之后,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

3.4 WTO裁决

VISA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争端持续两年多之后,2012717日,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专家组报告,驳回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支持美方有关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张。

应当讲,这个(裁决)结果属于五五开,一方面,比预期的好,尤其是判决中国银联没有垄断;另一方面,支持VISA要求中国开放电子支付服务市场,加之WTO称中国违反了国民待遇义务,这个结果事实上已经基本达到VISA想要的开放市场的效果。这次WTO争端最核心问题实际上是VISA、银联提供的服务算不算支付和汇付业务。中方反复解释这是清算服务、跨行网络等,想说明与支付的区别,结果还是失败了。

根据WTO争端解决委员会发布的一份裁决决定称,中国指定国有控股的中国银联为特定交易结算服务的垄断供应商的做法对外资银行卡供应商已经构成歧视。该委员会表示,中国要求所有在国内发行的支付卡与中国银联的网络合作并附带其标识以及强迫所有支付终端使用银联网络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定,专家组提出对于已经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并且已经在中国提供服务的电子支付提供商,中国应该履行向其开放市场的义务。

在本案中,美方的诉讼请求一共提了24个点,专家组的裁决中支持了中方13个法律点的主张,支持了美方11个法律点的主张。

从最终的裁决看,专家组报告首先驳回了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市场垄断地位的指控,认定中国并没有禁止外国服务提供商进入中国市场。

其次,关于银联卡标识和支付卡处理设备的申诉专家组支持了美方的观点。美方此前投诉中国要求所有商家的支付卡处理设备必需与中国银联的系统相一致,此举使得其他国家的支付服务提供商不得不和商家谈判以获取接入途径,同时中国要求包括双币卡在内的所有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人民币支付卡必须具有银联标识,而美方认为以上这些要求实际上是对中国供应商和外国供应商实行差别对待。

第三,专家组还认定包括VISA在内的外国服务提供商要想在中国设立商业实体,必须满足中方服务贸易的先决条件,比如有3年的外币业务经营经验,以及连续2年盈利等。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国应在20061211日全部履行其入世承诺,取消其在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限制。同时,根据议定书附件9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第7金融服务B项中的d子项,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包括信用卡、签账卡和借记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包括进出口结算)”,也即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可以在中国境内开展发卡、收单以及各类转账业务。

3.5.双方博弈带来的影响

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博弈,除了使得银联境外渠道收入下降,客户利益受损,VISA的持卡人流失,还会产生以下影响:

3.5.1.降低了双标卡持卡人福利

根据研究,不同的利益集团是分利集团,他们不会创造社会价值,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重新分配社会收入。利益集团间竞争的越激烈,社会资源耗费的越多,越降低社会福利。而VISA和银联不仅是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更是两家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对利润的竞争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也减少了消费者剩余,致使社会福利向垄断组织转移,加剧社会福利的损失。

VISA通过限制海外清算通道的手段遏制银联的发展,本质上是基于逐利的本性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很多用户在海外选择银联的结算通道而不是VISA,是因为VISA卡会按照消费金额收取1%-2%的货币结算费,而银联却没有此项费用。同时,由于使用VISA结算时会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持卡人的消费金额由当地买卖货币转换成美元记入美元账户,持卡人再通过在国内用人民币购美元还款,如此就发生了两次货币兑换,增加了持卡人的汇率风险,在这场博弈中,如果两个利益集团采取合作的战略,在消费金额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使用中国银联的结算通道能够让消费者节省消费金额的1%2%的货币兑换费,更能吸引持卡人,维护持卡人关系;而VISA对于银联的封锁使得持卡人的消费成本和汇兑损失增加,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

3.5.2.倒逼我国清算系统开放

VISA此次对于银联的封堵和起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VISA认为银联存在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银联一方面使用低廉的费率大力发展国际业务,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又并没有为国际银行卡组织开放国内卡清算渠道。对于中国境内银行卡交易,VISAMASTER等国际银行卡组织只能通过咨询或清算代理费用等获取利润。封闭不利于中国银行卡组织在国际上的竞争,对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负面效应。因此,这次WTO诉讼案件对于我国支付清算系统未来的发展和国际化起到了一定警示作用。

WTO最终裁决为,在2015829日前,中国应当开放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允许其他卡组织进入国内市场。为应对WTO201410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和规范银行卡清算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1711起实施信用卡新规,信用卡行业迎来30年来最大变革。

3.6变革中的银联

201410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自201561日起施行,意味着中国的银行卡清算市场正式放开,并明确了国家将对银行卡清算市场实行准入管理,进行有序规范。这既符合WTO要求扩大金融开放的裁定,又可以加快推动国内银行卡市场和支付市场创新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持卡人合法权益,使开放的金融市场便利和惠及消费者。

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国内银联一家独大的情况将有所改变。银联将如何应对这一重大变化呢?银联早在2014年之前就提出二次创业概念,并着力谋划对银联的全方位调整和战略定位,开启对内对外的全方位转型。一改银联过去十年相对封闭不同透明、从不回应质疑和抨击的低调风格。更开放、更包容、更市场化是银联二次转型的关键词。时任银联总裁时文朝说:银联要做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这个平台将对所有支付行业各方开放,包括对当下激烈辩论中持不同立场的各方;银联不但要成为高效、安全的转接清算服务提供者,规则、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广者,新业务、新产品的创新者和引领者,境内支付产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也要成为中国支付产业国际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银联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6.1.市场定位

银联将自己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将2002年成立的银联商务公司中银联的股份降至51%,并和银联的主体业务分离。银联商务公司是一家收单机构,涵盖了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受理等支付业务类型,类似于第三方支付机构。 时文朝表示,现在银联自己要把自己定位成提供服务的平台,不是什么都做,定位清楚,战略目标明确。

3.6.2.回归市场

2002年银联成立,作为唯一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机构,经国务院授权,央行赋予银联组织银行制度规则的权力。此后银联牵头起草制定的银联标准往往上升成为行业标准。因对决策的影响力,银联一直被业内诟病为垄断。现在,政策保护取消、央行推动银联市场化运作,在此背景下,银联尝试退出裁判员的角色,国家标准由央行组织专家认定,行业标准由支付清算协会牵头制定。

自从20115月支付清算协会成立以后,银联主动建议支付清算协会牵头制定移动支付的行业标准,由支付协会来组织专家论证,以支付协会自律组织的名义来发布,再由银联来干就不合适了。时文朝称,银联自己一定要往后退,退到一个企业的本位上来,不要去干和企业属性不符合的事。但对侵犯银联作为卡组织品牌权益的行为,银联一定要维权。

3.6.3.重塑盈利模式

来自银联的数据显示,银联的利润结构中,转接清算费用占大头,约占75%;VISA的转接清算费用收入在利润结构中的占比则为33%,品牌标识费收入占比近四成,为38%。而由于大量的第三方机构绕开银联不向银联缴纳品牌标识费,银联的品牌标识费收入占比仅为10%,跨境收入约占15%,其余为来自净利润收入转存款的利息收入。增值服务定义为通过信用卡服务帮助银行实现品牌提升的服务,涉及不同分类的服务收入不同,不同种类的卡收费不同;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发卡服务费、入网测试费、国际业务服务费等。

3.6.4.内部重构

20141月初,银联正式成立一站式入网服务团队,以提高对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与行业机构等机构客户的入网服务质量。

目前,银联已将各个部门整合为战略、国际业务、市场与产品、业务支持、技术支持、财务、人力资源、办公行政和监审群工等九大板块。还成立了战略、市场与产品、技术、考核和投资等五个专业委员会。

时文朝说,银联通过资本手段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是网络建设,主要是国际化,传统签商户、签银行的方式可能太慢,因此通过资本合作方式拓展网络,例如入股网关公司等。另一方面是前沿投资,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投资,以适应产业的更新换代。银联正酝酿设立一只规模百亿元的支付产业基金,采用双币(人民币或外汇)投资模式,投资新兴支付技术企业,包括前沿的互联网、移动支付技术、交易安全技术等领域,以抓住支付行业创新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在推进产品线的整合与优化,致力于在产品库里找到杀手级的产品应用,践行平台化的系统战略。只要这么做了,银联的二次转型就一定能成功。

3.6.5.技术创新

2015527日,中国银联携手兴业银行、咕咚公司,共同宣布推出国内首款可穿戴的移动支付产品——具备银联移动支付功能的咕咚手环,并同时发布首款支持此项应用的信用卡兴动力银联芯片卡。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咕咚网总裁申波共同出席在上海举办的产品发布仪式。这款移动支付手环,不仅具备智能手环的计步、身体状况监测等功能,还可同时作为移动支付设备。相比传统银行卡或手机,手环更加便携,无论是在商场、地铁站、便利店里,只要佩戴着这款移动支付手环,在带有银联闪付(QuickPass标识的POS机或终端上轻松一挥即可完成支付。将手环与手机绑定的用户,还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银行卡申领(空中开卡)、余额查询及账户圈存等。此前国内移动支付主要聚焦于手机支付,此次可穿戴移动支付产品的推出,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0151212日,中国银联联合2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共同发布云闪付,更加安全、更为便捷的移动支付时代正式开启。今后老百姓出门除了带上银联卡,还可以通过手机云闪付一挥即付,享受全球领先科技带来的便捷体验与金融安全。云闪付作为以非接触支付技术为核心的银联移动支付新标志,涵盖NFCHCETSMToken等各类支付创新技术应用。此次率先亮相的云闪付产品基于全球领先的HCE(主机模拟卡片)和Token(支付标记)技术,实现了移动支付安全性与便利性的最佳结合,代表了未来移动支付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只需一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操作系统为安卓4.4.2以上版本),持卡人可直接在手机银行APP中生成一张银联卡的替身卡,即云闪付卡。带上手机,就可在线下具有银联闪付标识的联机POS机挥手机支付,也可在线上商户通过银联在线支付进行安全付款(无需短信验证码)。相比于市场上其他移动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不仅能够满足持卡人的多元支付需求,且优势明显。首先,银联云闪付更安全,凭借创新技术带来动态密钥、云端验证等多重安全保障,支付时不显示真实卡号,有效保护持卡人隐私及支付敏感信息;其次,支付体验更便捷,支付时则无需手机联网,也不必打开手机银行APP,只要点亮屏幕靠近POS即可完成支付。

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末,全球银联卡在用发卡数量61.25亿张,同比增长12.54%,环比增长1.81%。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56.60亿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65亿张,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4.47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

目前,银联网络遍布中国城乡,并已延伸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5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银行卡在经历井喷式上涨后,现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且呈现出以下特点,即发卡量增速放缓、受理环境不断完善、消费业务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