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月系列活动”第二期顺利举行
2018年6月6日中午12时,财政金融学院案例研讨月系列活动在明德主楼836案例研讨室继续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办公室主任马胜利,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谭松涛、岳树民及我院各系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财政金融学院案例中心副主任洪玫主持。
首先,洪玫副主任对学院案例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工作向老师们做了简要报告。我院案例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学院案例库建设,引导教师申报学校各种教学案例支持项目以及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大赛,并举办案例论坛和案例研讨活动,制定案例开发与教学相关标准和规则。截至目前,我院已经有7篇案例在金融教指委举办的全国金融专硕教学案例大赛中获奖,5篇案例在保险教指委举办的全国保险专硕教学案例大赛中获奖,并且有28篇案例的开发得到研究生院专硕教学案例支持计划的资助。
其次,由我院在案例开发和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两位教师进行经验分享。我院货币金融系教师何青做了以“‘CNH-CNY’联动机制与人民币汇改”为主题的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何青老师首先指出了该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介绍了案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随后他展示了人民币市场化改革的演进阶段,对“811汇改”的背景及过程进行了简述。他指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离岸市场业务的重要性凸显。此次汇改有利于满足加入“特别提款权”的硬性操作要求,缓解下行压力,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同时,他还提到,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拓展学生思路。
我院保险系教师胡波以“UBI车险在中国:鼎然的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案例开发经验分享。他首先介绍了本次案例讨论的理论知识背景和案例所涉及的企业背景信息,指出了案例分析的关键问题以及案例分析的具体思路。他提到,UBI车险具有很大的创新价值,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随后,胡波老师针对案例教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案例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讨论。案例分析还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聚焦性的问题启发思考,并且最好能够得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主体的授权与支持。
最后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与会教师积极提问,分享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与看法。张成思副院长在讨论中强调,案例分析要坚持问题导向,同时要设置具体的场景,可以通过案例的场景化,适当增加案例的趣味性,并且背后要蕴含理论支持。任淮秀教授指出了一篇优秀的案例的创作难度不亚于学术论文,需要开发者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并强调案例分析要有深刻的思想进行指导,通过问题导向让理论深化,不断提高学生知识调度能力。关伟教授指出,案例教学除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彰显出人大特色、财金特色。
本次案例研讨活动紧贴教学实际,与会教师讨论热烈。下周三中午,学院案例中心将邀请学校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副主任徐京悦教授介绍学校各种教学案例支持项目申请和评审的相关情况,指导案例项目申请表的填写方法,以提高我院教师案例开发设计和项目申报水平。